虚拟主机域名注册-常见问题 → 服务器知识 → 服务器问题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1.Linux入门介绍 1.1概述 Linux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·托瓦兹(Linus Torvalds)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。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,是一个基于POSIX和UNIX的多用户、多任务、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。Linux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、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。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。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,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。 目前市面上较知名的发行版有: Ubuntu、RedHat、Centos、 Debain、 Fedora、SuSE、 OpenSUSE。 1.2Linux和Windows区别 目前市面上较知名的发行版有: Ubuntu、RedHat、Centos、 Debain、 Fedora、SuSE。 2.Linux文件与目录结构 2.1 Linux文件 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。 2.2 Linux目录结构 (1)bin:是Binary的缩写,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。 (2)/sbins: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,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。 (3)/home: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,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,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。 (4)/root: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,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。 (5)/lib:系统开机所需要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,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。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。 (6)/lost+found: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,当系统非法关机后,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。 (7)/etc: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。 (8)/usr: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,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,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。 (9)/boot: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,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,自己的安装别放这里。 (10)/proc: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,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,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。 (11)/srv:service缩写,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。 (12)/sys:这是linux2.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。该目录下安装了2.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。 3.VI/VIM编辑器 3.1编辑器介绍 VI是Unix操作系统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文本编辑器。 VIM编辑器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性能更强大的文本编辑器。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,方便程序设计。VIM与VI编辑器完全兼容。 3.2编辑器模式 3.2.1一般模式 以vi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(这是默认的模式)。在这个模式中, 你可以使用『上下左右』按键来移动光标,你可以使用『删除字符』或『删除整行』来处理档案内容, 也可以使用『复制、贴上』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。
3.2.2 编辑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、复制、粘贴等的动作,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的!要等到你按下『i, I, o, O, a, A, r, R』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。 注意了!通常在Linux中,按下这些按键时,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『INSERT或 REPLACE』的字样,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。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, 则必须要按下『Esc』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。
3.2.3指令模式 在一般模式当中,输入『 : / ?』3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,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。 在这个模式当中, 可以提供你『搜寻资料』的动作,而读取、存盘、大量取代字符、离开 vi 、显示行号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!
4. 网络配置和系统管理操作 4.1查看网络IP和网关 4.2配置网络ip地址 ifconfig (功能描述: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) (1)查看当前网络ip 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ifconfig 复制代码 (2)ping 目的主机 (功能描述: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目的主机) 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ping www.baidu.com 复制代码 (3)修改IP地址 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vim /etc/sysconfi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ns33 #添加一下内容 TYPE="Ethernet" PROXY_METHOD="none" BROWSER_ONLY="no" BOOTPROTO="static" DEFROUTE="yes" IPV4_FAILURE_FATAL="no" IPV6INIT="yes" IPV6_AUTOCONF="yes" IPV6_DEFROUTE="yes" IPV6_FAILURE_FATAL="no" IPV6_ADDR_GEN_MODE="stable-privacy" NAME="ens33" UUID="d1307974-6634-4d71-b10a-bf948b791b3a" DEVICE="ens33" ONBOOT="yes" #IP地址 IPADDR=192.168.10.100 #网关 GATEWAY=192.168.10.2 #域名解析器 DNS1=192.168.10.2 复制代码 4.3配置主机名 (1)查看当前服务器主机名称 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hostname 复制代码 (2)修改主机名称 #编辑/etc/sysconfig/network文件中的HOSTNAME [root@hadoop100 桌面]#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 #文件中内容 NETWORKING=yes NETWORKING_IPV6=no HOSTNAME= hadoop100 #打开/etc/hosts 添加如下内容 192.168.1.100 hadoop100 192.168.1.101 hadoop101 192.168.1.102 hadoop102 192.168.1.103 hadoop103 #重启设备,重启后,查看主机名,已经修改成功 #需要修改window10的主机映射文件(hosts文件) #(1)进入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路径 #(2)拷贝hosts文件到桌面 #(3)打开桌面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 192.168.1.100 hadoop100 192.168.1.101 hadoop101 192.168.1.102 hadoop102 192.168.1.103 hadoop103 #(4)将桌面hosts文件覆盖C:\Windows\System32\drivers\etc路径hosts文件 复制代码 4.4关闭防火墙 启动: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关闭: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查看状态: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开机禁用 :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开机启用 :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重启防火墙:firewall-cmd --reload 复制代码 4.5进程运行级别 BIOS 其实是一个英文缩略词,即 “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” 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合,中文直译为“基本输入输出系统”,是一组固化到计算机内主板上一个 ROM 芯片上的程序。主要功能是为计算机提供最底层的、最直接的硬件设置和控制。 Linux中的boot目录是用来存放启动相关文件的目录。这些文件包括操作系统内核、引导加载程序、配置文件等。当计算机启动时,BIos会首先读取硬盘上的引导扇区,然后将控制权交给引导加载程序,引导加载程序再读取boot目录中的文件来启动操作系统。 4.6关机重启命令 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,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。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,除非特殊情况下,不得已才会关机。 正确的关机流程为:sync > shutdown > reboot > halt 基本语法 (1)sync (功能描述: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) (2)halt (功能描述:关闭系统,等同于shutdown -h now 和 poweroff) (3)reboot (功能描述:就是重启,等同于 shutdown -r now) (4)shutdown [选项] 时间 2.选项说明
[root@hadoop100桌面]#shutdown -h 1 ‘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 mins’ 复制代码 5.常用基本命令 5.1 帮助命令 5.1.1 man 获得帮助信息 基本语法 man [命令或配置文件] (功能描述:获得帮助信息) #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 [root@hadoop101 ~]# man ls 复制代码 5.1.2 help 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信息 1.基本语法 help 命令 (功能描述: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信息) #查看cd命令的帮助信息 [root@hadoop101 ~]# help cd 复制代码 5.1.3 常用快捷键
5.2 文件目录类 5.2.1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pwd: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1.基本语法 pwd (功能描述: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) #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[root@hadoop101 ~]# pwd 复制代码 5.2.2 ls 列出目录的内容 1.基本语法 ls [选项] [目录或是文件] 2.选项说明
3.显示说明 每行列出的信息依次是: 文件类型与权限 链接数 文件属主 文件属组 文件大小用byte来表示 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时间 名字 #查看当前目录的所有内容信息 [atguigu@hadoop101 ~]$ ls -al 总用量 44 drwx------. 5 atguigu atguigu 4096 5月 27 15:15 . drwxr-xr-x. 3 root root 4096 5月 27 14:03 .. 复制代码 5.2.3 cd 切换目录 1.基本语法 cd [参数] 2.参数说明
[root@hadoop101 ~]# cd /root/ #(2)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“公共的”目录 [root@hadoop101 ~]# cd 公共的/ #(3)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,亦即是 /root 这个目录 [root@hadoop101 公共的]# cd ~ #(4)cd- 回到上一次所在目录 [root@hadoop101 ~]# cd - #(5)表示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,亦即是 “/root/公共的”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; [root@hadoop101 公共的]# cd .. 复制代码 5.2.4 mkdir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1.基本语法 mkdir [选项] 要创建的目录 2.选项说明 -p 创建多层目录 #(1)创建一个目录 [root@hadoop101 ~]# mkdir xiyou [root@hadoop101 ~]# mkdir xiyou/mingjie #(2)创建一个多级目录 [root@hadoop101 ~]# mkdir -p xiyou/dssz/meihouwang 复制代码 5.2.5 rmdir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1.基本语法: rmdir 要删除的空目录 #(1)删除一个空的文件夹 [root@hadoop101 ~]#rmdir -p g/ 删除 g 失败,目录非空,采用下列方式删除全部目录 [root@hadoop101 ~]#Rmdir -p g/h/i/ 复制代码 5.2.6 touch 创建空文件 1.基本语法 touch 文件名称 [root@hadoop101 ~]# touch xiyou/dssz/sunwukong.txt 复制代码 5.2.7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1.基本语法 cp [选项] source dest (功能描述:复制source文件到dest) 2.选项说明 -r 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 3.参数说明 参数 功能 (1)source 源文件 (2) dest 目标文件 touch 文件名称 #(1)复制文件 [root@hadoop101 ~]# cp xiyou/dssz/suwukong.txt xiyou/mingjie/ #(2)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 [root@hadoop101 ~]# cp -r xiyou/dssz/ ./ 复制代码 5.2.8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1.基本语法 rm [选项] deleteFile (功能描述:递归删除目录中所有内容) 2.选项说明
[root@hadoop101 ~]# rm xiyou/mingjie/sunwukong.txt #(2)递归删除目录中所有内容 [root@hadoop101 ~]# rm -rf dssz/ 复制代码 5.2.9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重命名 1.基本语法 (1)mv oldNameFile newNameFile (功能描述:重命名) (2)mv /temp/movefile /targetFolder (功能描述:移动文件) #(1)重命名 [root@hadoop101 ~]# mv xiyou/dssz/suwukong.txt xiyou/dssz/houge.txt #(2)移动文件 [root@hadoop101 ~]# mv xiyou/dssz/houge.txt ./ 复制代码 5.2.10 cat 查看文件内容 1.基本语法 cat [选项] 要查看的文件 2.选项说明 -n 显示所有行的行号,包括空行。 #(1)查看文件内容并显示行号 [atguigu@hadoop101 ~]$ cat -n houge.txt 复制代码 5.2.11 more 文件内容分屏查看器 more指令是一个基于VI编辑器的文本过滤器,它以全屏幕的方式按页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。more指令中内置了若干快捷键,详见操作说明。 1.基本语法 more 要查看的文件
[root@hadoop101 ~]# more smartd.conf 复制代码 5.2.12 less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less指令用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,它的功能与more指令类似,但是比more指令更加强大,支持各种显示终端。less指令在显示文件内容时,并不是一次将整个文件加载之后才显示,而是根据显示需要加载内容,对于显示大型文件具有较高的效率。 1.基本语法 less 要查看的文件
[root@hadoop101 ~]# less smartd.conf 复制代码 5.2.13 echo echo输出内容到控制台 1.基本语法 echo [选项] [输出内容] 选项: -e: 支持反斜线控制的字符转换 | 控制字符 | 作用 | | \ | 输出\本身 | | \n | 换行符 | | \t | 制表符,也就是Tab键 | [atguigu@hadoop101 ~]$ echo "hello\tworld" hello\tworld [atguigu@hadoop101 ~]$ echo -e "hello\tworld" hello world 复制代码 5.2.14 head 显示文件头部内容 head用于显示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容,默认情况下head指令显示文件的前10行内容。 1.基本语法 head 文件 (功能描述:查看文件头10行内容) head -n 5 文件 (功能描述:查看文件头5行内容,5可以是任意行数) 2.选项说明 -n<行数> 指定显示头部内容的行数 #(1)查看文件的头2行 [root@hadoop101 ~]# head -n 2 smartd.conf 复制代码 5.2.15 tail 输出文件尾部内容 tail用于输出文件中尾部的内容,默认情况下tail指令显示文件的前10行内容。 基本语法 (1)tail 文件 (功能描述:查看文件头10行内容) (2)tail -n 5 文件 (功能描述:查看文件头5行内容,5可以是任意行数) (3)tail -f 文件 (功能描述:实时追踪该文档的所有更新) #(1)查看文件头1行内容 [root@hadoop101 ~]# tail -n 1 smartd.conf #(2)实时追踪该档的所有更新 [root@hadoop101 ~]# tail -f houge.txt 复制代码 5.2.16 > 输出重定向和 >> 追加 1.基本语法 (1)ls -l >文件 (功能描述:列表的内容写入文件a.txt中(覆盖写)) (2)ls -al >>文件 (功能描述:列表的内容追加到文件aa.txt的末尾) (3)cat 文件1 > 文件2 (功能描述:将文件1的内容覆盖到文件2) (4)echo “内容” >> 文件 #(1)将ls查看信息写入到文件中 [root@hadoop101 ~]# ls -l>houge.txt #(2)将ls查看信息追加到文件中 [root@hadoop101 ~]# ls -l>>houge.txt #(3)采用echo将hello单词追加到文件中 [root@hadoop101 ~]# echo hello>>houge.txt 复制代码 5.2.17 ln 软链接 软链接也成为符号链接,类似于windows里的快捷方式,有自己的数据块,主要存放了链接其他文件的路径。 1.基本语法 ln -s [原文件或目录] [软链接名] (功能描述:给原文件创建一个软链接) 2.经验技巧 删除软链接: rm -rf 软链接名,而不是rm -rf 软链接名/ 查询:通过ll就可以查看,列表属性第1位是l,尾部会有位置指向。 #(1)创建软连接 [root@hadoop101 ~]# mv houge.txt xiyou/dssz/ [root@hadoop101 ~]# ln -s xiyou/dssz/houge.txt ./houzi [root@hadoop101 ~]# ll lrwxrwxrwx. 1 root root 20 6月 17 12:56 houzi -> xiyou/dssz/houge.txt #(2)删除软连接 [root@hadoop101 ~]# rm -rf houzi #(3)进入软连接实际物理路径 [root@hadoop101 ~]# ln -s xiyou/dssz/ ./dssz [root@hadoop101 ~]# cd -P dssz/ 复制代码 5.2.18 history 查看已经执行过历史命令 1.基本语法 history (功能描述:查看已经执行过历史命令) #( (1)查看已经执行过的历史命令 [root@hadoop101 test1]# history 复制代码 5.3 时间日期类 5.3.1 date 显示当前时间 1.基本语法 (1)date (功能描述:显示当前时间) (2)date +%Y (功能描述:显示当前年份) (3)date +%m (功能描述:显示当前月份) (4)date +%d (功能描述:显示当前是哪一天) (5)date “+%Y-%m-%d %H:%M:%S” (功能描述:显示年月日时分秒) #(1)显示当前时间信息 [root@hadoop101 ~]# date 2017年 06月 19日 星期一 20:53:30 CST #(2)显示当前时间年月日 [root@hadoop101 ~]# date +%Y%m%d 20170619 #(3)显示当前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[root@hadoop101 ~]# date "+%Y-%m-%d %H:%M:%S" 2017-06-19 20:54:58 复制代码 5.3.2 date 显示非当前时间 1.基本语法 (1)date -d ‘1 days ago’ (功能描述:显示前一天时间) (2)date -d ‘-1 days ago’ (功能描述:显示明天时间) #(1)显示前一天 [root@hadoop101 ~]# date -d '1 days ago' 2017年 06月 18日 星期日 21:07:22 CST #(2)显示明天时间 [root@hadoop101 ~]#date -d '-1 days ago' 2017年 06月 20日 星期日 21:07:22 CST 复制代码 5.3.3 date 设置系统时间 1.基本语法 date -s 字符串时间 #(1)设置系统当前时间 [root@hadoop101 ~]# date -s "2017-06-19 20:52:18" 复制代码 5.3.4 cal 查看日历 1.基本语法 cal [选项] (功能描述:不加选项,显示本月日历) #(1)查看当前月的日历 [root@hadoop101 ~]# cal #(2)查看2017年的日历 [root@hadoop101 ~]# cal 2017 复制代码 5.4 用户管理命令 5.4.1 useradd 添加新用户 1.基本语法 useradd 用户名 (功能描述:添加新用户) useradd -g 组名 用户名 (功能描述:添加新用户到某个组) #(1)添加一个用户 [root@hadoop101 ~]# useradd tangseng [root@hadoop101 ~]#ll /home/ 复制代码 5.4.2 passwd 设置用户密码 1.基本语法 passwd 用户名 (功能描述:设置用户密码) #(1)设置用户的密码 [root@hadoop101 ~]# passwd tangseng 复制代码 5.4.3 id 查看用户是否存在 1.基本语法 id 用户名 #(1)查看用户是否存在 [root@hadoop101 ~]#id tangseng 复制代码 5.4.4 cat /etc/passwd 查看创建了哪些用户 #(1)基本语法 [root@hadoop101 ~]# cat /etc/passwd 复制代码 5.4.5 su 切换用户 su: swith user 切换用户 1.基本语法 su 用户名称 (功能描述:切换用户,只能获得用户的执行权限,不能获得环境变量) su - 用户名称 (功能描述:切换到用户并获得该用户的环境变量及执行权限) #(1)切换用户 [root@hadoop101 ~]#su tangseng [root@hadoop101 ~]#echo $PATH /usr/lib64/qt-3.3/bin:/usr/local/sbin:/usr/local/bin:/sbin:/bin:/usr/sbin:/usr/bin:/root/bin [root@hadoop101 ~]#exit [root@hadoop101 ~]#su - tangseng [root@hadoop101 ~]#echo $PATH /usr/lib64/qt-3.3/bin:/usr/local/bin:/bin:/usr/bin:/usr/local/sbin:/usr/sbin:/sbin:/home/tangseng/bin
|